楔 子 ——
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,都足从小就开始洲练的。小时候小象有玩性,故用绳子把小象栓在木桩,由于小象力量小,经过很多次的试验都无法把木桩拉起。当时间久了以后,只要把象系在木桩上,象知道自己无法挣脱,也就会很安分了。
小象长大变成了大象,在马戏团中可以做很多的表演。一天当马戏团表演完后,一个小孩子到后台看大象,当他看到大象很安全的被绳子栓住时,就问父亲:“大象可以搬很多东西,似乎力大无穷,为什么在表演之后,连一根木桩也拔不起来呢?”父亲回答说:“因为大象从小就绑在木桩上,它以为木桩的力量比自己大;由于从小就灌输了这种观念,所以,大象以为自己无法挣脱木桩,而乖乖的被绑住了。”
启 发 ——
大象的力量其实是很大的,但是,它因为从小迎遇的经验,觉得木桩的力道比自己大,是唯一可以栓住自己的东西,使得它不敢去移动木桩。其实大象是被自己以前的观念所束缚,不了解自己的体力已有很大的改变了,因而放弃了想移动木桩的念头。
从大象的故事可知,妨碍个人发挥能力的障碍,可能不是具体可见的阻力,而是由个人过去细微的经验而来,所产生的“无名之惑”。其实,过去做不到的事情,并不代表我们现在仍然做不到。
但是我们往往因为惯性定律,而否决了成功的可能。就如同大象因为过去挣不开木桩,而以为自己现在也做不到。我们也不能拿过去的观念来解释现在,而产生“认命”态度。
在大象的表演中,它可以搬运许多大东西。由此可见“诸行无常”,没有任何行为或能力,是保持常态不改变的。如大象从小到大,力量有很大的进步,但它自己却不知道,竟受制于一根小木桩。
人若能明了此一道理,了解自己随时在成长进步,愚昧可不断的接受考验,不致像大象一般,被一根木桩栓住而动弹不得。
从这个观念出发,人不应该被过去的观念和习惯所束缚,而应该加以完全的开放、释放。如此才能让自己本身的潜能,得以充分的发展、成长,而不会局限于原本的成就,无法再做突破。
应 用 ——
孙中山先生革命失败了十次,到第十一次时.才真正的成功。孙先生不因为过去的失败,而放弃自己的理想,终能推翻清王朝,建立中华民国。假若他的想法像大象一样,认为清王朝太大了,自己绝对无法推翻它;则他永远只是一位医生,而不可能成为中华民国的国父。 把这种观念用在企业上,就是一种锲而不舍、追求合理化的经营精神。经营之神王永庆常说要“追根究底”,每个计划经过开会同意之后开始执行,而执行三个月后就须提出改进计划。此表示其不停留原地、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,也符合“诸行无常”的道理。
人都有惰性,不断的为自己失败找理由,而不努力求突破困境,此则像大象般,无法发挥巨大潜能,改变及创造自己的命运。
因此,企业界应勇于接受困难的考验,若能面对困难,积极寻出解决方法,就没有困难的存在。同时,我们也应了解没有事物是不能改变的。平时我们应随时关心周遭的一切,故当环境改变时,我们才能及时掌握契机,创造命运。
社会在变,人也须不断进步。一个企业若从小企业成长为中型企业时,其管理运作方式也应有所改变;若还用原先小企业的心态管理,反使企业留在原处,而无法发挥威力。就像大象仍存小象心态,而挣不脱木桩的束缚。
为避免此种情形,企业可经由脑力激荡、分组讨论、提案制度、竞赛活动等,让团体产生活性化经营,而不至于被原观念所束缚,如此企业才能不断茁壮成长。
|